现代人对中国武术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那些飞檐走壁、乾坤挪移、出神入化的描述,混杂着中国人的民族情绪,而其沾染着的东方神秘气息,更被外国人所崇拜,功夫也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标签之一。在美国、欧洲,不少外国人热衷到中国武馆学习武术。
资料图:峨眉功夫王争霸赛武术展演。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无可否认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拳脚、刀剑、腾挪闪躲……各具风流。更何况,文艺作品给传统武术披上了虚构与神话的外衣,江湖上游走的各种“武林大师”,更给武术添上神秘色彩。我们认为,武术不该被神化,更不该被江湖化。
确实,中国武术不是单纯的竞技。传统武术尤其讲究精神与外力的合一,注重精神的修炼,极限的挑战,勇气、慈悲心与正义感等高贵人格的培养,并非让人去争斗。其核心并不是“进攻”,而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但是,普通民众通过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传统武术形象并不能真正参透武术的内涵精髓,以舞台表现力作为衡量传统武术的标准,造成了大众对武术精神的误解。而各种“大师”们在银幕和舞台上的表演,更使得武术日益走向“舞术”。而中国武术,如果再不革新,恐怕只能沦为“舞术”。
因此,中国武术首先需要摒弃门户之见。不可否认,经过时间的洗礼,能够流传至今的各门各派,一招一式都凝聚了数代武术家钻研悟习的心血。然而,门派林立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故步自封、山头对峙、恶性竞争等使武术界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更因过度神秘而让外界对武术有诸多误解。因此,中国武术亟需走出江湖,丢下相互诋毁、标准各异、自我欣赏的沉重包袱。
其次,要摘掉神秘的面纱,坚持走向大众。武术赛事应简化规程、透明运作,以让普通人看得懂、学得了、传得开的方式,推动武术走向世界舞台。
再次,还应加强实战和对抗能力的训练。在和平年代,很多老拳师一生未必打过一场真正的比赛或生死架,技术上肯定是不如受过专业格斗训练的职业选手甚至业余选手。而他们生存的文化土壤与传播氛围依然是老一套,甚至故意保护这一套传播方式,导致技术越来越脱节。
因而武术文化持续不断的发展还需要制度体系的支撑,加大对抗能力的专业训练,规范武术赛事,让中国武术重上国际体育竞争舞台。
最后,应加强监管。由武术衍生出来的养生、玄学,更是容易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中造就一些欺世盗名者。他们打着武术的旗号下,当起了“大师”,经营着无本万利的生意。引得无数青少年和年轻人来拜师学艺,令武术界蒙羞。在此情景之下,需要管理和规制,整治武术乱象。
有比较才有鉴别。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正是这样走向了世界。中国武术要真正走向世界,不应停留在一种电影和舞台表演艺术上,还应揭开曾被夸大的神秘面纱。
除了应该发掘其深远而独特的内涵与精神外,还要以一种竞技的本来面目走到前台,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出积淀了千百年的魅力。中国武术不需要各种大师、各种明星,而需要一个规范的竞技场。中国武术要走向世界,先要走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