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33个部门联合签署的《关于对海关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正式出台。4月6日菏泽日报消息,山东省菏泽市有5家进出口企业被海关认定为失信企业,其中4家因为走私罪或走私行为被降级。
根据《备忘录》,进出口企业的失信行为将成为惩戒参考,以至“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而“受限”范围包括进出口配额限制、外汇额度等。作为当今世界上的贸易大国,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贸易强国的方向不断努力。然而,如果做不到诚信经营,这些努力都是白费。因此,现阶段强化进出口信用体系建设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不可否认,中国在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上卓有成效,但并不足以替代逐渐弱化的传统价格竞争优势。从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多方面来看,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揠苗助长,但如果诚信出了问题,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很难找到立足之地。即使一时侥幸有所收获,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企业如果在进出口贸易中做不到诚信经营,后果会很严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个别企业的不诚信经营必然会影响到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认同感。前些年,中国制造的摩托车在越南市场上占有率一度达到80%。但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企业过度低价竞争而没有在品牌、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增加投入,不仅砸了这些企业自己的牌子,也使中国摩托车行业在越南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竞争优势与国际竞争新优势如何相加,“之和”都需要乘以商业诚信。如果诚信上出了问题,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履约率低、交货不及时、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就会频繁出现,那么,无论是传统竞争优势还是国际竞争新优势,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在进出口贸易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诚信经营则为其中之大“道”。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诚信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诚信则是万万不能的。除了传统竞争优势与国际经济新优势之外,诚信应当是永恒不变的商业竞争力。有了诚信,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才能获得更多客户认可。
迄今为止,我们的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往讲诚信所带来的“栽树”效应,而我们现在之所以更要讲求诚信,除了不砸前人辛苦创下的牌子外,也要用良好的商业信誉让更多后人“乘凉”。当绝大多数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上都能够做到诚信经营时,个别企业的失信行为就很容易被甄别出来,在打击的过程中也不容易让诚信经营的企业“躺枪”。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存在着“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但只要能够形成诚信经营的大环境,用诚信去驱逐“劣币”也是完全可能的。
其实,除了用诚信驱除“劣币”之外,讲求诚信经营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良币”照样有可能成为需要被驱除的“劣币”。不妨提个醒。比如丰田汽车可以说是全球汽车业的佼佼者,但前些年在安全气囊危机处理过程中,丰田的质量神话受到严重质疑,最终不仅付出天价和解费,还大规模召回问题车辆。
在当前的进出口贸易中,不排除会有部分企业靠失信不当得利。对于这样的企业,“诚信”二字不能仅寄希望一个“讲”字,还应当靠更有力的诚信体系来制约他们。从这一次发布的《备忘录》来看,推进进出口信用体系建设不会是说说而已,必须要“撸起袖子”。我国“守信褒扬、失信惩戒”进出口信用体系已基本成型。其中,联合惩戒已覆盖包括进出口在内共14个领域。
按照《备忘录》要求,在进出口贸易中,失信企业将会因被纳入黑名单而受到诸多限制,如税务部门加强出口退税审核检查,公安部门阻止失信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出境,财政部门依法限制失信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商务部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限制进出口配额分配等。随着对外贸易诚信体系的逐步完善,个别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靠失信不当得利的难度会增大,受到的打击也会越来越严厉。可以这样说,为了让更多“良币”公平竞争,对于个别“劣币”就不能够客气,一定要用诚信来驱除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劣币”。
未来中国要想成为贸易强国,除了在产品品质上要过硬外,诚信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要素。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固然要从质量、服务、品牌、技术等多方面着手,但也需要更加重视信用。相信伴随着信用环境的完善,在进出口贸易中驱除“劣币”也会变得容易。如此,必然会提升中国进出口企业的信用水平,助力贸易强国目标的实现。
作者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