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五大任务之首,去产能的战役已经打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2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再度聚焦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问题,并明确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更大力度的保障政策,以促进企业脱困和产业升级。
从中央级会议对去产能问题的密集关注可以看出这场攻坚战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应当说,产能过剩也是个老话题了。近几年来,国内关于淘汰钢铁、煤炭等落后产能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相关措施也陆续出台,但始终收效甚微。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对于分散决策的个体而言,无论别人是否去产能,自身不去产能始终是其最优选择。这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因此,众多“一无有效资产、二无生产经营活动、三无偿债能力”的“僵尸企业”在部分官员的明压暗保之下,陷入了“活不起”也“死不成”的尴尬境地。
显然,要想走出这种困境,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觉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此次国家从中央层面系统性推出了产能过剩的退出通道,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
首先,以更严标准推动落后产能限期退出,控制新增产能。
化解落后产能不能“一刀切”。生产环节的更严标准体现在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质量、能耗等标准上,以此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大环保投入等方式凭质取胜,提高优质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并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主动退出产能。
数量上的更严标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化解存量。会议提出,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至1.5亿吨,并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其二是严控增量。严格督查落实国家2013年有关停止备案新增产能钢铁项目的决定。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
其次,以更大力度完善经济、金融支持,让落后产能实现稳妥有序退出。
落后产能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技术和市场,也需要资金支持。然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金融机构往往乐于“锦上添花”,却疏于“雪中送炭”。因此,在去产能过程中,一味补贴不可取,贸然断血更需避免。为此,本次会议提出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经济、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的财政支持要加码。要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按规定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实际上,财政部在1月22日已经下发《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按照2015年的发电量测算,全国年度征收专项资金约为467亿元。如果该政策能按照计划持续2至3年,即可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中央出资1000亿元,3年内完成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
银行业进一步完善不良处置机制。会议明确,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此举不仅是对转型企业的“输血”,更是从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行业整体升级的角度出发,鼓励敢于转型、勇于突破的企业实现自我“造血”,以此引导部分企业摘掉过剩落后产能的帽子,成为创新驱动、高效优质的企业。
在去产能这场攻坚战中,除了财政补贴和银行业支持,金融支持要发挥合力作用,这就离不开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包括多层次的信贷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等。会议明确,要调动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相关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再次,以更强保障提供后续支持,合理做好退出员工的安置工作。解决了优质企业转型“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后,还需妥善处理“人到哪里去”的问题。
一方面,要实现员工职能转型。企业内,可通过灵活工时、培训转岗等发挥内部安置潜力;企业外,则支持创业平台建设和职工自主创业,将国家返乡创业试点范围扩大到矿区,鼓励职工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另一方面,要做好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企业确需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偿还拖欠的工资、补缴社会保险费,并做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对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给予再就业帮扶,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实际上,化解过剩产能固然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但绝非无解死局。地方官员不应将新旧动能转换视为必然的利益牺牲。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专题会上所言,二者之间其实是辨证统一的。新动能成长起来,可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能为过剩产业增效升级和人员分流创造条件,减少相关行业去产能等带来的转型阵痛,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激活沉淀的要素资源,也可为新动能成长腾出空间。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里,固然需要稳定的经济增速为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创造有利环境,但更需下大力气、真工夫啃下过剩产能这块“硬骨头”,以更严的退出标准、更大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强的保障完善过剩产能的退出渠道,实现“三期叠加”的平稳过渡,创造经济新常态下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