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做过GP、LP 并屡次成功创业的天使投资人,麦刚在近20 年的职业生涯不断实践着他的理想。
总有圈内人会对麦刚的发型心生好奇:「您走在798,会被当成艺术家吧?」于此,麦刚就会提起创业工场。除此之外,国内没有哪家做天使投资的孵化器有10 年历史了,这令麦刚感到自豪。
我不认为我从事的是金融投资行业,我更认可自己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
天使投资机构化算是近几年的一大潮流,众多投资人在汹涌的资本市场中纷纷选择设立天使基金。麦刚早在2005 年就和美国硅谷VC 界的传奇人物 Tim Draper 先生共同成立了创业工场,却一直没有成立基金,保持着独立投资人的身份,这与他的VC 经历不无关系。
我是中国最早的一批VC 从业人士,从97 年开始可以说是共同参与开创了这个行业,也是曾在美国硅谷从事VC 职业的少数大陆留学生之一。我的第一次创业做亿友网(中国最早的SNS 网站),就是在美国一边上学一边写商业计划书,毕业那年正处于经济危机,前后经历近1 年才拿到天使投资,那时吸引的天使投资人有美国的,韩国的,港台的,日本的,就是没有大陆的。
对比今天中国大陆风投火爆的盛况,麦刚盛赞国内投资环境今非昔比。他说,不再做机构投资人而开始做独立的天使,这种感觉是自由的。在中国,保持独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独立的媒体、独立的艺术家都值得尊敬。
鼓励创业和投资的同时,麦刚想提醒投资人和广大创业者,保持独立精神,谨慎大胆地选择创业方向。
很多企业即便拿到投资也会死,鼓励创业和创新与鼓噪创业盲目投资是两码事。好比说经济危机时为了促进繁荣请一批人挖沟,再请一批人填沟,这种GDP 没有意义。所以只从数量上谈创业没有抓住根本。通过鼓励创业和创新打造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长远战略。大家谈到硅谷时往往只看到众多创新中小企业,其实硅谷有很多扎根美国,征服全世界的巨型企业。这些大公司通过吸纳创新人才,产品,并购公司来构建全球竞争力。中国创新和创业的长远根本也应该是打造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而非仅仅是上市圈钱,或者是停留在增加就业这个层面。
麦刚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中国,为什么只有商业方向的成功者被人广为宣传,艺术家,科学家,非营利机构等非商业领域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就很难聚焦从投资人到平民的关注?其实还是反映了我们当前普遍性的价值观单一和生活压力。
全民创业不科学,应该有分工,每个人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避免跟风创业。应该鼓励多元价值观和人生设计。
麦刚认为,从数量而言,中国天使投资人的数目还是太少,还要鼓励更多的优秀创业者和专业投资人出现。创业者和投资人应该有企业家精神,而不是来投机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