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进出口银行作为长期致力于推动对外经贸合作的政策性银行,将在2018年如何落实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推动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呢?
将“一带一路”建设推向新阶段
据进出口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该行服务外贸、“走出去”、国际合作、对外开放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不断强化,配合国家重大外交活动,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数量位居国内金融机构之首,在“一带一路”重大标志性项目中,进出口银行参与数量过半。贸易金融、投资基金等支持对外经贸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也取得积极进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末,进出口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签约项目覆盖55个参与国、贷款余额超7000亿元,涉及经贸合作、能源资源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金融合作等重点领域。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进出口银行围绕2018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部署,其中之一即是“围绕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而“聚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抓好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及重大战略项目落实”则是重中之重。据悉,下一步,进出口银行将持续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大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开拓力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在金融创新方面,进出口银行将继续注重金融服务模式和机制流程创新,打造以信贷为主体,投资、租赁、资金、贸易金融、咨询等业务为补充的多元化业务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在合作交流方面,进出口银行将持续深化多边、双边金融合作,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融资、人员交流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借鉴经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此外,进出口银行还注重利用现有投资合作基金,发挥股权投资的撬动放大效应,引导和调动商业资金,帮助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开展项目投资。同时,利用多层次的业务体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丰富的海外实践经验,加大信贷资金投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金融业内人士认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首要任务便是防控金融风险。
事实上,2017年刮起的监管“飓风”,在2018年初得到了延续,一道道监管令的下发直击银行业市场乱象。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监管文件所划定的监管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商业银行,而是将政策性银行也包括在内,例如流动性新规第64条提出“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外国银行分行参照本办法执行”。
此外,去年11月,《国家开发银行监督管理办法》《中国进出口银行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落地,标志着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迈进监管新时代。
在防控金融风险和强监管的大背景下,“守住风险底线、依法合规经营”几乎成为2018年开发性和政策性银行必然的重点工作。
进出口银行将“牢固坚守风险底线”列为该行2018年工作主要目标之一。一是从源头抓起,强化合规文化建设,做好整章建制工作,筑牢防控风险的文化和制度保障;二是严控增量风险,着力提高风险识别敏锐性和处置及时性,密切关注高杠杆领域,特别是贷款集中度高的企业,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三是坚决有序退出低效、高风险领域,坚决不为地方变相违规举债输血送血,重点加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国别风险管理,全力化解存量风险,“一对一”盯防高风险客户和项目,“一户一策”制定处置方案,丰富处置手段,严防逃废债务;四是完善风险管理考核机制,提高质量考核权重,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从组织、制度、人员上全方位保障防风险任务落实,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全力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专家认为,深化改革是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深化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改革,对于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既有现实意义,也有长远意义。
据进出口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八大以来,该行制定并全面实施进出口银行“十三五”发展规划,以资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从无到有实现突破,资本管理理念逐步确立,资本节约意识显著增强;稳步推进战略客户试点,以客户为中心的政策性服务管理体系初步搭建;完善授信、评审工作,进一步提升内控、稽核功能,进一步优化内部组织架构,推进职位体系和薪酬体系改革,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加强干部和队伍建设。
进出口银行行长刘连舸在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今年进出口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工作的总基调,全行发展必须讲质量、讲效益。同时,在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的背景下,全行上下更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保持必胜信念,增强战略定力。”此外,进出口银行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对深化改革方案、落实《中国进出口银行监督管理办法》、完善公司治理等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