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认为,随着临空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许多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打造具有地区级甚至世界级影响力的临空经济区。该指数对2016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并且排名位于前28位的机场进行了评价分析。
↑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施工现场。
北上广深临空经济实力最强
临空经济实力位居前十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昆明、厦门、杭州、南京、成都、大连,除昆明和成都以外,均为东部地区城市。
临空经济区发展潜力巨大
从28个机场在六大地区的分布来看,超1000万人次的机场在六大地区都有分布,东北地区2个,华北地区2个,华东地区7个,中南地区8个,西南地区4个,西北地区3个,已初步形成东、中、西部多点支撑的格局
临空经济发展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
从六大地区的得分情况来看,依次是华北地区0.457,华东地区0.339,中南地区0.299,西南地区0.279,西北地区0.190,东北地区0.214,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腹地支撑、机场核心优势、集聚辐射能力明显要优于中部、西部地区。
临空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生态问题
指标体系突出环境因素的指向作用,在对28个机场平衡领先期、发展提升期、生态短板期、中度平衡期和因素影响期的评价分析中,处于生态短板期的有北京、成都、天津和武汉4个城市,这些城市的质量位次(主要是环境水平指标)排名比较靠后,是拉低整个城市临空经济得分的主要原因。
报告重点研究了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问题,提出北京新机场在北京“一核两翼”空间格局中要以服务于雄安新区为战略转型的核心,通过联动京津冀三地建设自由贸易港,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